首页  >  音视频  >  音频  >  向科学致敬

第28集 南水北调背后的智慧

第28集 南水北调背后的智慧 0:00
最新发布时间: 2020-04-03
分享到: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无论是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水的运用。我国虽地大物博,但也同世界一道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不仅提醒了人们要加强防汛工程的建设,同时还要利用洪水资源多给北方补水,以达到在减少南方洪涝灾害的同时,兼顾北方对水资源的需求。当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调水工程,遇上了奔腾千年的黄河,又会衍生出怎样的故事呢?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进入了经济建设新阶段,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水资源矛盾日益凸显。为了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和优化水资源配置,在1991年的4月份,第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正式将“南水北调工程”列入“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还相继成立了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 

  半个世纪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南水北调工程十分关心、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凝聚了新中国几代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2000年6月5日,南水北调工程经过数十年研究在深入开展规划、设计和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提出了东、中、西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往北方缺水地区调水。2002年12月27日上午,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举行。将正式开工的江苏段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和山东段济平干渠工程,作为开辟东线的首批工程。 

  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必然带来如何平衡区域水资源分配利益,合理开发并优化配置水资源这一难题。如何提高水域经济带的城市协作水平,最大限度的实现综合效益,是摆在国家宏观决策部门和沿线每个城市面前的重大课题。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规划的东、中、西三条线和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构建成“四横三纵”的中国大水网,实现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以来,工程安全平稳运行成为北京、天津的主力水源及京鲁受水区大中城市的供水“生命线”,直接惠及人口超1亿人。 

  自东线和中线开通以来,南水北调工程不仅解决京津和华北地区城市缺水问题,将汉江优质水引入北方。大大缓解京津、华北地区城市用水矛盾,同时,还带动了沿途的工业发展及交通运输,改善了北方的生态环境,控制住了地下水超采现象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设计多年平均调水95亿m3,中线的输水工程总长约19.3千米。由南向北实施基本自流输水以明渠为主,北京段和天津段采用管涵。干线工程全长1400多km,与之交叉的河流、道路、电力线路等全部采用立体交叉方式,沿线布置渠道、管道、渡槽、倒虹吸、涵洞、隧洞、泵站、节制闸、分水闸、退水闸、保水堰等各类建筑物2385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巧妙的应用科技解决了施工难题。作为中线关键控制性工程——穿黄工程是必须要攻克的一大难题。长江黄河要在这里实现历史性的立体交汇,做到长江与黄河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这就意味着要向科技要质量,要安全,要效益,更要速度。所以,要积极引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效率和质量,为工程的稳定运行提供条件。 

  据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南分局穿黄管理处处长韦国虎介绍,这是中国第一次在万古黄河的河道下进行水利工程施工。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黄河上游约30千米处,在国内采用盾构方式穿越大江大河尚属首次,且穿黄河段为典型的游荡性河段,地质条件复杂。 

  穿黄隧洞为大型有压水工隧洞,内水压力大于0.5兆帕,隧洞内径7,外径8.7而且需要考虑地震的不利影响。于是,研究人员又对穿黄隧洞、大型超深竖井的工作性态、抗震特性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穿黄隧洞衬砌1∶1仿真试验研究,真实模拟隧洞水土环境和受力条件,验证设计方案、提出优化措施。并攻克了北岸竖井施工、盾构机始发、隧洞盾构掘进等一系列难题。开创了我国数个第一:第一次采用大直径隧洞穿越黄河;第一次在我国水利史上采用泥水平衡加压式盾构进行隧洞施工;第一次应用双层衬砌的结构。 

  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期的中线工程,共开展科技项目研究50余项,其中由于技术难度大,有6个课题被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个项目被列为“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超大口径PCCP管道结构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项目获2011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能力与冰害防治技术研究”项目获2014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南水北调中线大流量预应力渡槽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获2015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凭借我国科技力量,攻破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之后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为北方地区缓解了用水问题,在生态环境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从普通民众到沿线地区,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为我们带来了良好改善。 

  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副司长袁其田表示,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通过限制地下水开采、直接补水、置换挤占的生态用水等措施,不少干涸的河流重现生机,地下水位开始回升。工程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妥善处理跨流域调水与节水、治污及环保的关系。 

  南水北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始终将水质监控作为持续发展的关键,将科学技术与实践相结合。多年来,工程智慧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中线工程通过水情数据自动监测与预警,全部闸站远程控制,实现输水调度自动化;依托视频、智能安防系统,无死角安全监控,实现安全管理立体化;构建起标准制度体系,实现了运行管理规范化。 

  随着技术不断革新,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还有利支撑受水区和水源区经济发展,促进了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这,又成为一张见证我国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亮丽名片。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