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大自然仿佛显得格外眷顾,灵巧的造化之手在这块锦绣大地上“勾勒”出万千河流,有黄河、长江、澜沧江,有淮河、黑龙江、雅鲁藏布江……数千年来,它们不停地奔流着,不仅为我们孕育了万里沃土,而且赋予了我们惊人的能量。
在古代社会,这惊人的能量常常幻化为诗篇和画作等艺术形式,丰富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却极少得到现实的开发利用。进入现代社会,随着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在对现代水利水电科技学习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造就了一批举世瞩目的水电工程,成为世界公认的水电强国。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原有水电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在积极学习国外水电技术的基础上,全国水电科技工作者团结一致,艰苦奋斗,踏上了水电建设的艰难历程,掌握了100米级混凝土坝和土石坝、100万千瓦左右电站建设关键技术,初步奠定了我国水电发展的基础;抽水蓄能电站在北京、天津开始试点开发。到1977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1576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3万千瓦。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据统计,到1978年底,中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867万千瓦,年发电量496亿千瓦时。这是改革开放启动之时,中国的水电家底儿。鉴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水电的薄弱基础,能攒到这样的家底儿,无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作为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建造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是中国水利电力事业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始建于1957年,历时3年建成投产,年均发电量达19.6亿千瓦时。有“黄河明珠”之称的刘家峡水电站于1975年建成,总装机容量122.5万千瓦,这是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
改革开放后,中国水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世纪80年代,广蓄、岩滩、漫湾、隔河岩、水口,5个百万级水电站纷纷建成,在工期、质量、造价等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绩和进步,被业内誉为“五朵金花”。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电力需求旺盛,为水电高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三峡水利枢纽,百年三峡梦想从宏伟蓝图变成了伟大的工程实践,以此为契机,推动了小浪底、大朝山、棉花滩等水电站开工建设。1993年-1999年,五强溪、李家峡、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成;之后随着万家寨、二滩、天生桥等一大批水电站相继建成投产,中国水电投产实现了连续7年超过300万千瓦,1998年和1999年分别达到了534万千瓦和633万千瓦,形成了水电投产的第一个高峰期。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入研究论证和规划设计,20世纪90年代,为保证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和解决广东电网、香港九龙电网的调峰填谷需要,1988年7月,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开工建设,1994年3月全部建成投产,这是中国第一座高水头、大容量抽水蓄能电站。随后,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并于1998年12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一、二期工程合计240万千瓦,是20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异军突起,已成为水电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1999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为7297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547.5万千瓦),居世界第二位。
新千年伊始,以全国水力资源复查为依据,全面形成了十三大水电基地的开发蓝图。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拉开了西部水电集中开发的新篇章,水电建设也全面步入流域梯级开发的新阶段。抽水蓄能电站发展迅速,开始由局部选点建设,向全国分省选点开发建设转变。
2000年,原国家计委提出加快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的建议,获国务院批准同意。同年,贵州乌江洪家渡水电站等第一批西电东送电力项目开工建设,这一进展标志着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
200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催生出多元化的水电开发市场主体。投资和能源主管部门大力推动河流规划和管理,市场主体全面加大勘测设计和科技投入,工程建设和设备制造等各环节有机衔接,我国水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2004年,以黄河公伯峡水电站1号机组投产为标志,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成为世界第一;2010年,随着小湾水电站4号机组投产,我国水电装机突破2亿千瓦。2012年,三峡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建成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此后,溪洛渡、向家坝、锦屏等一系列巨型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中国在世界水电领域保持领先的地位。到了2014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3亿千瓦,水电年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2017年,中国水力发电装机为3.41亿千瓦,发电量1.1945万亿千瓦时,分别占到全球水电总装机容量、发电量的26.9%和28.5%。
40年间,我国水电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满足我国能源和电力需求、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筑坝水平名列世界前茅,技术跻身国际前列。
根据最新统计,中国水能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约6.6亿千瓦,年发电量约3万亿千瓦时。按利用100年计算,相当于1000亿吨标准煤。
中国水电,如果按发电量计算的话,开发程度为37%,与发达国家水电开发程度动辄达到70%、80%甚至超过90%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年发电量1.25万亿千瓦时。预计到2025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7亿千瓦,年发电量1.4万亿千瓦时。
自从进入21世纪后,电力系统对抽水蓄能电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水电,是技术可靠、运行灵活的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具有防洪、供水、航运、灌溉和改善河流生态等综合利用功能。我国河流众多、径流丰沛、落差巨大,水能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在这里我们也期待,在新时代,中国可以凭借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和科学规划,继续促进水电事业持续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