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顷刻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数万生灵身处水深火热之间。8.0级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之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为此,党中央高度重视,即刻启动人力、物力前往支援。地震后第一步就是要救人。但这次地震波及范围非常广泛,重灾区有10个地区,较重灾区有41个,一般灾区有186个之多,这样的范围,光靠人力远不能满足救援的需求,还需要借助一些专业的高科技装备来辅助救援。
2008年是让人铭记的一年。在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首先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并且迎来了北京奥运会,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国的强大。然而让我们深刻铭记的还有汶川大地震。
都说“多难兴邦”,我们在牢记光辉历史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苦难与揪心。在当时的背景下,地震已然发生,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救人。而地震的级别之高让人震惊,波及的范围也非常广,甚至在地震带附近的地域都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在这样严重的情况下,救援工作面临着哪些巨大困难呢?我们来听听军事专家杜文龙怎么说?
针对这些困难,在当时都是急需克服的。地震区地形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空救援的效率。这时,就运用到了“遥感探测”技术的辅助。汶川地震发生后,道路通信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受灾的乡镇位于大山之中,想要迅速地了解灾情,就需要运用到遥感探测帮助专家更好的了解地形地貌,从而制定应急方案,准备相应规格的物资。
除此之外还有无人机探测,能真实地去了解灾区的航拍情况,并将信息传送到抗震救灾指挥部,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处理。卫星定位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在震后救援期间,有一支小分队深入到山区,与后方失去联系30多个小时,由于携带了“北斗一号”终端机,北京卫星管理中心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并且定位,通知部队进行救援,最后在援军的接应下,最终成功走出山区,并且解救了500多名群众。可以看出,科技在汶川地震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都知道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遭受这样沉重的打击。但当时还没有较为完善的救援体系,造成的伤害是沉重的。而我国推进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各项技术力量也在稳步发展。汶川地震中运用到的技术手段,使得救援工作的展开,更加井然有序,效率也有所提高。
这也恰恰证明,2008年,我们积蓄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为汶川抗震救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而科技抗震救灾,也正是在汶川地震灾害救援工作中呈现的一种新理念、新实践、新突破。无论是多军种的调遣、社会各种资源的整合、各专业部门间的协调,还是多方面专家的配合,都做到了快速、有序和高效。依靠科学技术把地震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把抢救生命的可能性推到最高限度,把灾后重建做到最理想的程度,这样的结果,也体现了中国坚实的科技力量。
不过,当灾后重建工作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引起重视。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减灾行动》白皮书:1990-2008年,19年间,中国平均每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3亿人次受灾。
1990年以来,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
2018年是汶川抗震救灾十周年。十年来,我国的灾害应急救援体制取得了哪些进展呢?我们来听听原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的介绍:
经过十年的沉淀和重建,当年的灾难创伤渐渐被抚平,灾区又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痛心与求变两种情绪的交织下,一个更成熟、更高效的中国应急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2008年9月,中国高校首个灾难医学系在同济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
2010年4月,中国救灾应急装备领域首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2011年12月,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在上海成立,并陆续组建地震、火灾、水灾、爆炸、科普等多个学组,为中国灾难医学的起步打下人才储备基础。
根据中国地震局办公室、震害防御司2017年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已建成80多支、1.3万余人的省级搜救队伍,数10万人的市县级搜救队伍,3000多支、近30万人的地震志愿者队伍。
另外,减隔震等技术在重大工程设施中得到应用。目前中国已有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等各类减隔震建筑6000余幢,约占世界的一半。与此同时,240个地市政府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推动职责和责任落实,271个地级市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有效保证了建设工程地震安全。
恩格斯曾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汶川抗震救援工作中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是抗震,在一切自然灾害面前,科技力量都是抗灾、防灾、减灾的强大武器。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发展,它的威力也必将进一步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