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日剧的朋友一定听说过《世界奇妙物语》这部电视巨作。这部剧开播至今已33年,每年都会推出新的剧集,涵盖科幻、奇幻、悬疑、惊悚、喜剧等元素。近日上映的《走马灯的歌单》,讲述一位“生命形象”制作师为一位濒死的老人制作“生命形象”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大数据技术未来的应用潜力。
《走马灯的歌单》剧照
故事里所谓的“生命形象”,是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定制开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仿生机器人。它的外观是对逝者的复刻,内核人工智能则搭载了这个人的生命数据,拥有他的记忆、性格、兴趣爱好、习惯,甚至口头禅。通过这种方式,仿生机器人实现了对逝者的“复活”。
这些生命数据从哪里来呢?通过手术将某种传感器预埋在活人的体内,记录并上传数据至云端的控制中心。而一个人一生的生命数据庞大而杂乱,如何从中抽离出属于这个人的独特要素就要看“生命形象”制作师的本事了。
可见,“生命形象”制作师做的其实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工作,从一堆数据中提炼出能反映对象特征的信息,从而为人工智能注入“灵魂”,就像很多软件能够根据人们大量的浏览行为数据,通过智能算法,对这个人的喜好、需求等进行分析,进而为其呈现个性化内容一样。如果将来我们能够将人一生看到的、听到的、触觉和味觉感知到的、喜欢的、讨厌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志向抱负等全部记录下来,有了关于一个人的全面的、海量的数据,辅以更高水平的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那么就像《走马灯的歌单》里一样开发出近似逝者的人工智能形象,并非天方夜谭。
“复活”逝者,延续生命,其实一直是热门科幻题材。在这些科幻作品中,大致有三种技术路线:一种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生存环境,给大脑足够的刺激,让大脑以为自己还像以前一样活着;一种是将人体的一部分或者除了大脑以外的全部身体用机械或仿生体替代,极大地延长寿命并提高身体机能,像《攻壳机动队》和《机械战警》里的主角那样;还有一种是完全舍弃人体,将意识上传至虚拟空间,如《上载人生》里描绘的那样。
在不远的未来,人们可以在死前扫描自己的大脑,把意识上传到网络空间里。这个网络空间有酒店、花园、森林、湖泊,以及美食、美酒、书籍、娱乐设施……有一个人生活所需的一切,只不过这一切都是互联网公司建模开发出来的。
上传意识,意味着自然人的死亡,同时也意味着虚拟人的永生。这种设定看似合理又美好,但如果从实现难度来考量,它的难度要比《走马灯的歌单》利用大数据搭建具有个人特征的人工智能高太多了。难在哪里呢?难就难在科学界目前对于什么是意识都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对于意识由什么组成、是如何产生的还知之甚少,更遑论刻画意识,甚至上传意识了。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走马灯的歌单》中的“生命形象”并非某个人的真正复制品,只是将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出的某些性格特征赋予了人工智能,同时将这个人的记忆放进人工智能的数据存储区,从而让人工智能可以模拟特定的人。
对于我这个技术乐天派而言,从智能聊天机器人发展到注入“灵魂”的人工智能可谓指日可待,而意识上传就属于“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网络科普部副研究员)
(本文转载自:《科普时报》2024-1-19(第6版)“媒眼看世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