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中国科技馆与《科普时报》合作开办的“媒眼看世界”栏目正式亮相,专栏将聚焦媒体信息技术,谈媒体发展,看世界变化。敬请持续关注!
本专栏面向科普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常年征稿(点击“投稿说明”查看详情),征稿邮箱:zhaozheng@cstm.org.cn 。
最近一段时间里,很多人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疫情近况,刷新数据、转发各种报道。这种种行为暗示着某种无形的压力,正在对当事者、哪怕是观望者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
从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可知,截至2020年2月13日,我国内地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死亡人数已达1368例,这已远远超过2003年内地累计报告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又称非典型肺炎, SARS)死亡病例的349例。
那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温热而真实的生命。
自此次疫情爆发时起,很多人都自然联想起了2003年的“非典”。与之相伴的,一部7年前制作完成的纪录片《非典十年祭》,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其中对“非典”幸存者现状的详细披露不免令人唏嘘。
纪录片中,记者采访了许多在“非典”疫情中幸存的重症患者。10年过去后,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这些人大难不死,从鬼门关前夺回了一命。但让人痛苦的是,许多患者在出院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如抑郁、自闭、狂躁……有的人选择就此自暴自弃,而有的人却抱着感恩的心,积极顽强地生活着。
方渤是“非典”后遗症患者,在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时,拖着病躯积极报名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馈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一位同仁医院的外科大夫,当年感染“非典”,在隔离病房中强忍着病痛写下了一段话:苍天在人们前行的路上,用单向透明玻璃,将幸福的人与苦难的人分隔开。痛苦的人虽步履艰难,
但他们不仅能品尝人生的痛苦,也能看到快乐是什么样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幸的人生更加丰富。
还有许多人,用他们的乐观与坚韧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个精彩的人生故事,告诉我们:尽管身处逆境,强大的内心才是你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
现阶段,面对依然严峻的疫情,无论是确诊患者、隔离人员、医护人员、甚至普通民众,除了战胜身体上的病魔,必要的心理干预、分类的心理疏导也同样重要。
抗“疫”一线的医患群体的心理压力自不用说,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长期封闭在家,内心的焦虑和恐慌也难以驱散,即使戴上多层口罩还总是担心自己防护得不够好,足不出户也不放过任何消毒用品,听信谣言争相抢购所谓的“特效药”……这些不理智的行为与一个心理学术语紧密相关,那就是:替代性创伤。
所谓“替代性创伤”,指的是普通人在目击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其中一部分人由于心理和情绪的耐受度较低,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
大量接触跟灾难有关的新闻报道,特别是不全面和不客观的报道,极有可能会产生“替代性创伤”。起初,你可能只是对灾难受害者抱有同情,但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就会渐渐给自己造成严重的身心困扰:寝食难安、注意力不集中、对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甚至绝望、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
在以往发生的重大灾难中,针对“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的关注颇多,但是“替代性创伤”等心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前者是直接遭受创伤引起的,后者是得知他人创伤经历后发生的。“替代性创伤”和“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出现的各种症状是一样的,虽然程度一般较轻,但往往涉及人群更广。
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被不断刷屏的信息时刻牵动着心弦,影响了正常生活,那就要有意识地减少接触或获取这些信息,尽可能多跟家人或信任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距离吹响取得疫情阻击战胜利的号角仍需一段时间。在每一场战斗中,我们不仅要以昂扬的斗志全力以赴打胜仗,更要学会卸下“戎装”抚慰身边人以及自己的那颗坚强又温暖的心。
疫情的突然到来使得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正在以特别的方式提醒我们去思考、反观、审视自己,推翻曾经的愚蠢,疏解当下的不安,更期冀未来的重建。
在这个特殊时期,也许正是我们洗涤心灵、磨砺品质、重塑逆商的好机会,以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是我们一生都要不断学习的功课。
(作者:李竞萌 中国科技馆科普影视中心讲师)
(专栏编辑:赵铮 李竞萌)
(本文转载自:《科普时报》2020-2-14第2版“媒眼看世界”栏目)